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在沪揭幕:向光而行,光是什么?

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在沪揭幕:向光而行,光是什么?

人工智能 11℃ 0

2019年上海临港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挑战赛获奖团队。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发者日活动中,开发者分享见解。·“2023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GAIDC)不是只为了开会这两天,重点要推进的是为开发者社区运营的服务,打造‘社区的社区’,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特点的开发者社区。”...

柯洁:AI让围棋无聊透顶 带你了解这个被改变的对弈圈

柯洁:AI让围棋无聊透顶 带你了解这个被改变的对弈圈

人工智能 3℃ 0

但柯洁不知道的是,这一输改变的不只是他的职业轨迹,还有整个围棋圈。有人说柯洁是有史以来实力最为强大的“围棋皇帝”,但可惜的是他是末代皇帝。围棋比象棋的变数更大,AI也更能体现与人类的差距,这也是AI如今能全面统治围棋界的原因。...

规范人工智能须“防”“护”并重

人工智能 5℃ 0

最近,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横空出世。由于具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特别是能够从事论文写作、翻译以及制作司法裁判文书等工作,该产品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的广泛讨论。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的10大重点领域,提出推动各行业、各地方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形成全面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浓厚氛围。这都预示着人工智能加快应用的时代正在到来。...

培训三个月拿“高薪”?起底人工智能“速成班”忽悠大法

人工智能 5℃ 0

新华社上海8月3日电题:培训三个月拿“高薪”?起底人工智能“速成班”忽悠大法Python在教培市场火爆,与人工智能的“走红”有着密切关系。人工智能难以速成,“热行业”需要“冷思考”“学完Python,可以上天”“零基础入门,小白三天也能学会”……近期,社会上兴起了各种人工智能“速成”班,声称可以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实现“转行”和人生逆袭。...

这里的长虹AI黑科技,看得见,用得着!

这里的长虹AI黑科技,看得见,用得着!

人工智能 62℃ 0

快跟小微一起云参展开启这场AI技术创新之旅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谭明献、控股集团纪委书记任斌、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杨军莅临现场体验每年OPEN HOUSE展出上最吸睛的必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今年,踏入机器人展区的一瞬间,就仿佛进入了奇妙的机器人宇宙。...

人工智能究竟如何

人工智能究竟如何

人工智能 2℃ 0

最近的ChatGPT不断火了起来。它是美国所研发的一项聊天机器人程序,能够达到与人互动,解决人们的问题。能够写代码,你给一些数据还能够用Excel表格给予你答案。在令个人和公司所震撼它的功能之后,也会考虑,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岗位所感觉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所威胁。...

京东又有大动作,将在上海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

京东又有大动作,将在上海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

人工智能 4℃ 0

9月3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产业人工智能论坛举办。政、企、学各界专家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行业技术趋势、落地实践和发展态势,探讨和展望AI发展前景。中国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梅建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赵志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黄兴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蒋龙出席论坛。...

星际虫王IA退役2年搞AI,现在自叹不如了

星际虫王IA退役2年搞AI,现在自叹不如了

人工智能 5℃ 0

但在IA看来,在《星际争霸2》中AI并没有完全战胜人类:相关训练平台、针对星际2环境的训练代码已经开源了!其实,IA能够开直播讲AI,并不是没有“资本”。但很遗憾的是,IA并没有实现问鼎世界冠军的梦想。...

人工智能专业主要学习哪些知识

人工智能专业主要学习哪些知识

人工智能 2℃ 0

随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领域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所以一部分高校也开始把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从研究生教育阶段向本科教育阶段覆盖,相信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未来人工智能人才的发展空间会非常大。...

猎维科技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猎维科技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人工智能 3℃ 0

很多朋友对猎维科技这个企业感到了好奇,明明是一家成都本地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独角兽”企业,为什么却还开设了人工智能培训课程,它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待小编细细道来!成都猎维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技企业。主要进行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对现在深度学习常用的模型算法进行行业结合产品化。...

重新思考人工智能中的“意识”问题

人工智能 5℃ 0

跳出“拥有意识”与“没有意识”这样两种答案的限制(作者为上海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把生物认知与技术认知结合的认知系统纳入研究范畴如果说把包含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研究理解为“学以御物”是对这些研究的隔膜,那么,对人工智能可能获得反叛意识和能力的恐惧则是基于自笛卡尔以来的身心二元论,甚至是更早的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意识可以独立于身体存在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