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机构发起“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工智能原则”倡议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8月25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等机构在北京共同发起“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工智能原则”倡议,并在倡议发布仪式结束后举办了“人工智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

据悉,发起机构还包括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协作网络、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北京)、慕尼黑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所、非洲人工智能中心、新加坡管理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何鸿燊海量数据决策分析研究中心等。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和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共同宣布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工智能的九项原则,包括促进生态繁荣、人道可持续开发、避免伤害、监管与保护、安全与可控、负责任、遵守法律、教育与培训、合作。

原则倡议,人工智能应用于探索生命、理解生命和保护生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监管,包括生物监测、状况评估、科学干预、教育普及,促进动物保护;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中,应遵守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避免对生物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贡献替代方案的研发和推广;相关的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需遵循国际法、国家和地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国际共识,并确保足够的安全性;人工智能应促进全球共享生物多样性带来的价值。

责任编辑: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