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作弊怎么防?人工智能如何和教育更好的结合?
原创 学业桥 学业桥 2023-03-06 19:00
晨雾 / 转帖
2023年2月22日,中国教育在线执行总编辑任蕾、东南大学教授孙莉玲与东南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周毅博士就“从ChatGPT到MOSS,人工智能为何这么火?”话题展开了讨论 。
因篇幅较长,直播内容将分为多篇推送,敬请关注。
上篇回顾:ChatGPT、MOSS爆火,想要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可以学哪些专业?
关注快手号【规划未来】,每周三晚与高校教授聊规划!
主持人介绍
任蕾 : 中国教育在线执行总编辑
孙莉玲:东南大学教授

嘉宾介绍
周毅:博士,东南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委会、医学图像处理专委会委员;中国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执行领域主席。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南京市留学择优人才、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与“小米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已在领域内国际权威的期刊/会议发表30余篇论文,被引25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任蕾:ChatGPT出现后,很多学生用它来写作业。人工智能如何和教育更好的结合?
周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好处,ChatGPT这样一种技术增加或拓宽了学生有效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比如在搜索一些资源时,通过搜索引擎去搜索,还需要自己去筛选有用信息,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ChatGPT可以更加精准高效的把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推荐出来,甚至可以根据问题和需求做一些量身定制的学习方案、培养方案。
对老师来说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自动出题、自动作业审阅、收集班级上某一门课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作为助手帮助老师做好因材施教方案的制定,提高工作效率。
任总刚刚提到有些学生利用ChatGPT去做作业、写论文,这涉及到了教学伦理秩序,但不能因为目前的这种短暂现象去阻止学生拥抱新技术,而是需要我们制定一些策略、挖掘技术的有利方面来解决。
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好奇心、想象力,所以这也引导着我们教育工作者怎么把过去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从只会死记硬背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利用ChatGPT对于知识、资源的快速获取转换为将其作为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老师们可以布置一些创新性要求更高的作业或目标,这样学生就不能拿ChatGPT生成一个简单的论文或作业去应付。
孙莉玲:ChatGPT的出现应该促使我们做更深入的思考,人工智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对行业起到了影响,可以代替哪些职业,这些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但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应用或技术,到目前为止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我们人类一定有人工智能不可替代的部分,我们应该去做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的那一部分,才能更好的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在教育领域,如何出题目,让人工智能只能帮助完成最基础的文献、信息搜索和整理工作,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Q:用这种技术作弊,老师会很容易识别出来吗?
孙莉玲:如果老师的能力很强,那是能识别出来的。我们常常会让学生交课程论文,学生交上来后,有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抄的,但如果里面的内容我们没见过,那就识别不出来是否是抄的,如果这篇文章的水平很高,我们也不能给学生打低分。
周毅:大家应该看到过这个新闻,89% 的美国大学生已经在用ChatGPT 写作业了,还能取得很高的分数,甚至是全班第一。我也尝试让ChatGPT去创作一段文字,确实比较难判断到底是人写的还是机器写的,这就引发了我们如何去重建伦理秩序的思考。
有一个概念叫“AI治理”,在弱人工智能时代,因为人工智能的表现明显低于人类水平,这个概念其实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太多非常权威的协议或指导标准出来,但是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的水平越来越好之后,这方面一定要重视,比如目前多家科学期刊禁止将ChatGPT列为论文“合著者”。所以,我觉得未来人机共存状态下的制度甚至法律都是需要去重新思考和重塑的。
任蕾:如果一个孩子各方面都不错,什么专业都可以接受,在专业选择上老师们有什么建议吗?
孙莉玲:第一,本科到博士是金字塔型结构,本科更宽一点,研究生比本科生要更加聚焦一点,到了博士阶段就更细小了,对于本科生而言,还处在成长过程之中,在选择时可以不必把专业锁得很窄,尽量让学科范畴的包容度更强一些。
第二,本科学校层次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如果学生进入到一个比较好的大学,学校科研水平和教师水平都很高,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对学生视野提升和综合能力训练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反之,如果学校层次不够,对于未来研究生阶段、博士阶段的学习是比较困难的。
周毅:我非常同意孙老师的观点。对于本科阶段来说,应该打好通识教育的基础,比如我们学校通过计算机大类招生进来的学生,在大一结束之后才分流到不同专业,我觉得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更多的了解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来源:2023-03-06 微信公号 学业桥
ID:daxuecn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获得原创作者授权。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