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张恒

近日,知名品牌营销专家华红兵的一段视频在网络引起热议。华红兵分析了郑州与合肥在科技企业扶持上的不同,并提供了发展建议。
华红兵是移动营销之父、移动营销学科创始人,成功策划过中国移动飞信、汇源果汁、王老吉、周黑鸭、三棵树、全棉时代、 小菜园、雪莱特、 金意陶、火炬电子、 天士力制药等知名品牌。
2月16日,顶端新闻记者专访华红兵,听取他对郑州未来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建议郑州可以建设“人工智能郑”
顶端新闻:你提到对郑州印象比较深刻,为什么这样说?
华红兵:首先说明我出生在河北南部,从小是吃河南饭、说河南话、听河南豫剧长大的,对河南有一种偏爱。我把河南当成我的故乡,所以我的短视频里,有大量的篇幅是给建议。这和批评一个城市是两个概念了。
我是很温和地指出不足,然后但给出了一堆建议,是出于热爱而指出不足。这是我的基本内心世界。
我经常去郑州,对郑州有所了解。郑州诞生了很多优秀品牌,河南应该多培育自己的科技企业。
顶端新闻:你举例对比了郑州与合肥科技政策,能介绍下合肥有哪些先进经验吗?
华红兵:合肥尤其在省会城市中,成为“科技”的代名词,与它的本土扶持政策有一定关系。换句话说,合肥把好政策给了很多内资外资企业,只要是能发展合肥的经济、科技,就一视同仁。合肥主张市场化的竞争,让大家处于一种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多年前郑州提出“国际郑”,当时的合肥很多地方还在规划、论证,提出举全省之力发展合肥的口号,但全省之力怎么发展并不完全清晰。直到找到并确立“科技”这个突破口,在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等方面着力,用10年时间不断培育科技企业,它是“科技肥”。
顶端新闻:所以产业规划布局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华红兵:合理规划产业,关乎城市的经济战略运营质量。我举个例子,曾经世界排名第一的企业亚马逊,最开始都是自己品牌,后来就引入第三方商家进来,形成约50%的是第三方商家,50%是自有品牌,来保障亚马逊的商业结构合理。再比如,一家好的外贸企业,一定是营业额的50%是外贸,50%是内贸,这才是合理的。我们称之为运营的合理性。
城市和企业的道理一样,城市运营的质量取决于它的运营结构是否合理,但这并不是否定结构中的要素是否合理。
我再举个例子,相对于其他网购平台的利润下降,京东的业绩就很稳定。因为京东至少有自己的京东物流,这叫护城河。所以,我觉得郑州也要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顶端新闻:郑州在科技政策、招商引资上也有很多举措,比如扶持“独角兽”“专精特新”,打造中原科技城,筹建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合肥本土科技产业的发展也有一个从孵化到壮大的过程,关于城市对科技产业的扶持,你有哪些建议?
华红兵:第一,在科技公司孵化过程中,让制度更透明,不要出现人为的干预。什么叫人为的干预?比如该给科技企业的奖励,网上申报等流程走对了就给,不一定再派人验收。派人去可能会有喝茶、请客吃饭等,会加重企业负担。合肥对科技企业的扶持过程中,几乎可以做到不见人,值得很多城市借鉴。
孵化过程中看不到人,就实现了公平性。因为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不一样,它特别喜欢公平的土壤。传统企业未必喜欢公平,可能有熟人好办事。而科技企业生下来就是无国界,需要公平竞争。
说实话,科技公司来不来,并不取决于给多少税收等优惠。因为简单的税收优惠,只能引来更在乎成本的企业,甚至产业链末端企业。所以我觉得,首先一定是让政策更加透明,不依赖人,科长、局长都见不到,政策就能够赋能到科技企业。
第二、关键是发展教育。有些大学学科政府不一定使上劲,但地方政府可以在技术职业院校上下功夫。我有个观点,郑州可以建设“人工智能郑”。
科技范围也很广,从哪突破?可以是人工智能。现在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深圳是国务院指定的区块链实验区,雄安是新的经济发展试验场,广州有大湾区。郑州也需要一个标签。
人工智能在郑州绝对有优势。因为人工智能有时候不依赖特别高的科技,而是依赖更多的人去做创业实验。郑州的优势就在于,职业技术院校特别多。对这些职业技术院校,政府多给支持力度,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就能打出标签。而资本跟着注意力走,资本也过来了,技术、产业、专业协会等也会过来。
为年轻人撑腰,是城市运营专业度的体现
顶端新闻:关于城市化管理,你谈到郑州和广州在“城中村”中的不同做法。城中村对一个城市来说扮演什么角色?
华红兵:首先声明我不是城市管理的专家,我是搞营销、运营的专家,比如城市运营属于我的研究范围。我站在运营的营销角度来说这个问题。
一个城市要想发展一定要依赖科技与年轻人,对年轻人来说,房价不能过高,因为房价太离谱,养不住年轻人。房价高指的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于收入的价格。城中村的居住、交通、消费等生活成本低,是烟火气聚集的地方。例如城中村晚上有宵夜,对于加班到晚上10点回去的年轻人来说,能有一顿热饭吃。
从年轻人的综合生活成本角度说,拆城中村不是一个最优解决方案。当然它有很多负面的,比如说脏乱差,不干净、不安全,这都是问题。
顶端新闻:也有声音对比,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在街容街貌维护、城市功能规划等方面的不同,给人的居住和生活感受不同。南方城市有哪些值得借鉴?
华红兵:为了录这个短视频,我特意去了广州的两个城中村。广州已经很国际化,但是都保留了城中村,晚上都能看到年轻人行色匆匆的步伐。
我的解决方案是,政府应该给年轻人更加大胆的奖励措施。比如可以用市中心的优质土地资源,像中国香港、新加坡一样去建设廉租房,不以挣钱为目的。以郑州为例,来郑州的大学生,就以曾经城中村月租300元的价格,租到一室一厅40平米。这300块钱实际上相当于设备维护费。
如果郑州的每个区都有一个年轻人服务中心,号召所有年轻人留在郑州、建设郑州,政府打出“对为年轻人撑腰”的口号,吸引年轻人留下来,将会带来很积极的影响。
优势与未来:郑州如何打响城市品牌?
顶端新闻:你提到郑州发展枢纽经济、鲜活经济。能具体说说建议吗?
华红兵:我觉得一个突破点就行了,就是鲜活物流。
物流很多城市都在搞,武汉也在搞,太原都在提倡交通枢纽。我觉得物流的皇冠明珠就是鲜活物流。鲜活物流指的是水果,蔬菜、饮食类的东西。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类型丰富,加上郑州交通枢纽优势明显、航空港建设的加快,完全有优势发展最有附加值的鲜活经济。
河南有很多大的农业公司,都需要枢纽运输。郑州如果把发展起来,一有利于河南所有的农业公司,第二,所有农民会找到盘活自己产品的出口。鲜活物流,就是把枢纽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另外,总书记曾到河南考察中医发展,郑州甚至是河南具有发展中医的优势。全亚洲最大的医院在郑州,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中医院底子都很好,需要更加重视中医。目前来看,未来有很大潜力。
正如我在视频里讲的,郑州在全国尤其有资格挑起中医继承与创新的大旗。中医继承上,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张仲景、李时珍等都与河南有渊源,河南民间的中医密度可能也是最高的。
顶端新闻:在城市营销运营方面,如何打造郑州的品牌形象?
华红兵:郑州是一座非常质朴的城市,郑州人很热情,也非常质朴,甚至略微显“土”。但是我要是营销郑州,会把郑州包装得很好。
我举两个细节证明,关于郑州的质朴,比如说喝酒,郑州人喝酒跟其他地方不一样,敬酒时自己不喝给别人喝。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以前穷。过去50年、100年,酒是奢侈品,家里来了客人自己不舍得喝,都给别人了,郑州人干得出来。
第二个,饭店上菜,郑州像是一盆一盆地上,郑州烩面的碗像锅似的,舍得往里放料。南方的菜份就很小。为什么?也是因为郑州在过去穷的时候招待客人,宁愿剩下也不能让别人不够吃。从这些点上去宣传就很好,不一定像西安、成都那样去宣传网红打卡。如果追不上潮流,干脆像张艺谋一样,把红高粱拍出来,把郑州最质朴的细节挖出来。这些细节,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淳朴和善良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反向营销,不搞别人那些通俗的做法。我也搞网红,这就是网红。郑州的每家饭店的每一大碗烩面,都是咱们省的特质,其他地方没有。
郑州处处是网红,这是我的一个提议。一草一木、一个风俗习惯都可以解读成文化。城市因文化而立起来,郑州要做文化营销,不一定要做时尚营销。
可以说,郑州是一个宝贝,我愿意以一元钱的年度顾问费出任郑州市营销专家,欢迎帮助呼吁。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