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在《三体》里的那一句“物理学不存在了”,让那些顶尖级的为之奋斗一辈子的物理学家疯了,他们疯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一直只局限在太阳系领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那么AI发展到某一天,会不会也出现“大学不存在了”,人们为之苦苦奋斗十多年拿到的那一纸文凭已毫无用处,真到了那一天,又有多少人会疯掉呢?
AI的横空出世,最先波及的一定是教育。而教育又关乎人类命运。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是教育的核心。靠什么来培养?靠工具,方法和形式。
人工智能(简称AI),作为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的到来一定会带来革命性的飞跃。尽管人们对新事物最开始都会瑟瑟发抖,但一经出现,就回不去了。
AI的出现,将会让“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因材施教最先由大教育家孔子提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因材”是考虑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个性特点和差异,兴趣爱好和特长,然后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施教”。而现行教育所采取的“班级授课”模式,只注重面向全体,搞“一刀切,齐步走”,是难于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的,最终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限制,甚至是毁灭。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正因为如此,一些家长意识到传统教育的缺陷(当然多数家长还是奔着分数而去,这又另当别论,不在本文论述范畴),他们开始希望能得到一对一的辅导(线上教育模式)。这样的辅导成本过于高昂,也不能做到“随时随地”(而且还涉及到教育公平问题)。
AI的出现,将彻底改变这一切,表现在:
一是,AI可以先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位的“材”判。这是后面“施教”的关键,会让我们将来少走很多弯路,减少试错成本。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学生的思维趋向,是偏文还是偏理,确定这一点,对他以后的研究方向影响很大,但如果连选文科和选理科都无法抉择,那以后的学习将会很痛苦。AI可以通过对话,问卷等形式,结合大数据分析,对你给出全面正确的评价。这就犹如中医看病,诊断病因是后面开药的依据。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是,AI将开启全新教育模式,传统教育将到了被革命的时代。
AI的出现一定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而教育一定是首当其冲的,这不是危言耸听。就如同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一大批传统领域都被革了命一样,报纸、电视等行业都被取而代之。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材”,我们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也必将退出历史舞台(或改变原有模式)。那么未来教育将何去何从?“开放”应该是大势所趋。传统意义的大学将不存在,“云端数字大学”将为全世界的每一个人开放(现在有些世界知名大学已经在互联网上公开所有的教学视频),只要你是那个“材”就一定能得到全世界的“教”。到那一天,你还在为选读什么大学、什么专业而犯愁吗?你还在为拿到那一纸文凭学位而沾沾自喜吗?你就像在智能手机时代还在拿着一张报纸而入迷一样令人可笑。哈佛、剑桥、清华这些大学都将成为“曲径通幽”之处,“数字大学”向每一个人敞开大门,数字大学也将聚天下之才为其所用,到那一天,只有卧龙凤雏才能在实战中施展才华,而赵括的纸上谈兵将一无是处。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