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北宋皇帝与道教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摘录自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继唐以后,宋代是中国道教又一个繁荣时期。宋代又是中国历史上外患内忧的时期。北宋与辽、西夏战事不断而亡于金,南宋受金、蒙古的多次入侵而亡于元。两宋政府内部朋党斗争激烈,财政匮乏,赋税苛繁,对人民残酷剥削,致使农民起义高达113次之多。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宋代道教不仅没有爆发过宗教性的社会骚乱,而且稳步地走向繁荣,这与宋代皇帝对道教的态度和宋政府的道教管理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太祖对道教的整顿

●宋太祖从利用宗教的目的出发,对道教采取了五项措施:一、修复宫观。二、选拔道官。三、禁断恶习。四、禁私度道冠。五、奖优汰劣。这些措施的贯彻,初步革除了道教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弊病,促使其向有利于封建统治方面发展,奠定了宋代道教繁荣的基础。

二、太宗崇道

●太宗以“伯阳五千言”治世,说:“清静政治,黄尧之深旨也,夫万务自有为以至无为,无为之道,朕当力行之”。认为:“夫道者,天地万物之祖,而其教终微” ,即位后便大力发展道教。王钦若编揖的《翊圣保德真君传》载:在宋太祖临死前夕,此神命张守真传言于宋太祖云:“吾乃高天大圣玉帝辅臣,盖遵符命,降卫宋朝社稷”,又曰:“晋王有仁心,晋王有仁心”。晋王是宋太宗即位前之封号,意为晋王应即帝位。当夜,宫中烛光摇曳,传来斧声,次日宋太祖死,宋太宗即帝位。此即是历史之谜“烛影斧声”事件,此事件与张守真有着密切关系。太平兴国二年(977)五月,首先给为他登基立下汗马功劳的凤翔府道士张守真修建上清太平宫。凡两年宫成,殿宇十一座,设常参官一人主管,军士百人守卫,并赐盩厔县官邸店数百楹,收租金以供日用。接着,召华山道士丁少微,赐陈抟“希夷先生”号,修苏州太一宫,封黑杀神为翊圣将军,为太平州道士赵自然赐名、赐钱。他在位23年,修建了国家级的大型宫观八座。至道元年(995)正月建成的京师上清宫,屋宇“总一千二百四十区,上亲书额,车驾即日往谒焉” 。还遣官于天下,搜集道书,编成《道藏》,颁行全国。太宗的行为,对真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真宗一继位,便带着浓厚的兴趣投身于其父未尽的崇道事业。

三、真宗的神道设教

●真宗大规模崇道始于景德四年(1007),直接契机是澶渊之盟。在宰相王旦、参知政事王钦若劝诱下,真宗开始了“神道设教,以驯天下强梗” 为目的的崇道活动。大中祥符元年,“承天门天书”之后,真宗又伙同王钦若等制造了“大内天书”,“泰山天书”,“永兴天书”等人工“天瑞”。当年四月,诏于皇城西北天波门外建玉清昭应宫奉“天书”,日役工三四万,以夜继昼,七年乃成,屋宇计3610楹,是宋代最大的宫观。 十月,封禅泰山。接着祀汾阴,大中祥符六年(1013)尊老子为“太上混元黄帝”。次年正月谒亳州太清宫,祀老子。大中祥符二年(1009)十月,诏天下州县公私建天庆观,每观赐田五至十顷。时,宋有州郡320,县1550,全国天庆观不下千所。以天书为先导的封禅、祀汾阴活动刚结束,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月,真宗又上演了一出崇奉“圣祖”的闹剧。自称二十四日夜,赵氏始祖率众仙下降延恩殿,嘱其“善为抚育苍生,勿怠前志”。闰十月初,上尊号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定名讳“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令天下天庆观增设圣祖殿,修景灵宫以供圣祖。圣祖母为“元天大圣后”。以七月一日为先天节。十月二十四日圣祖降临日为降圣节。订官吏朝拜圣祖仪制,修《圣祖仙源录》,《圣祖事迹》,颁赐圣祖神化金宝牌。 直到天禧末年,崇奉圣祖之风才有所减弱。真宗崇道有两方面的用意:对外是想利用周边少数民族畏天意识,“镇服四海, 示戎狄”,“假是以动敌人之听闻”,使其逐渐消除窥觎宋朝之志 。对内则“儆谕百官,各扬其职以答天意”,同时,“因周唐之故,以教民顺” 。但在客观上对宋代道教的发展与普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徽宗崇道

●徽宗对道教的态度分崇宁、大观(1102-1110)和政和、宣和(1111-1125)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活动是召延方士,刘混康、郭天信、于仙姑、王老志、王仔昔、魏汉津等受其宠,其中茅山道士刘混康因精法箓符水备受青睐。徽宗专门为刘修有天宁万寿宫,师号由二字升为七字先生 ,并“向劳存抚,恩及其徒四十八人” 。从崇宁元年(1102)七月至大观二年(1108)四月,徽宗与刘混康每月有一次书信往来, 关系非常密切。政和三年(1113)十一月,在大臣蔡攸、道士王老志等人策划下,徽宗于郊祀途中自称有神人降于云中,作《天真降临示现记》颁行全国。“道教之盛,则自此始” 。政和五年(1115),温州道士林灵素觐见徽宗,进“神霄说”:陛下本上帝之长子,天上最高处神霄府的神霄玉清真王,号“长生大帝君”,主南方。受上帝之命,率仙府卿吏下降主人事,组成赵宋朝廷,弟青华帝君权其神霄府事。徽宗听后异常兴奋地称赞道:“盖尝稽参道家之说,独观希夷之妙,惟长生大帝君、青华帝君体道之妙,立乎万世之上,统御神霄,监观万国,无疆之休” 。由是,徽宗开始了疯狂地崇道活动,企图把宋王朝变成“神霄玉清仙境”。政和六年(1116)闰正月,建专门培训高级道士的道教学院,“置郎、大夫十等。有诸殿侍晨、校籍、授经以拟待制、修撰、直阁” ,以培养崇道骨干。二月,改道教隶秘书省。政和七年(1117)正月,划天下道教为五派。神霄教居五派之首,为“上清通真达灵神化之道”,立为永式,令道箓院颁行全国。二月,徽宗伙同道士又编造了一个“青华帝君降临神殿看望神霄玉清真王”的神话,诏林灵素集道士2000人于上清宝箓宫宣谕,鼓吹“神霄玉清王,今玉帝就命(为)人主” 。他“今日坐堂奥之上而神飞玉京,来仙境之真而迹凝禁御”,是通真接灵,独与神明相通者。 十三日,诏天下建神霄玉清万寿宫,小州、军、监无道观者,以僧寺改充,均于殿上设长生大帝君、青华帝君像,“已而凡县皆改一僧寺为神霄下院” 。四月,徽宗讽示道箓院册自己为“教主”,登上了神霄派“宗师”宝座。从此,他桃冠白簪,羽服宝辇,自诩为“玉京金阙七宝元台紫微上宫灵宝至真明皇大道君”或“奉行玉清神霄保仙元一六阳三五璇玑七九飞元大法师、都天教主” ,简称“教主道君皇帝”,成为人、神、教三位一体的主宰者。五月,改东京玉清和阳宫为神霄玉清万寿宫,设戒坛,为全国神霄派的十方丛林,即“神霄上院”。六月,定天下道场:三京每年31次,州军31处,每处每年11次,每次七昼夜。十二月,诏尊《道德经》为《太上混元上德皇帝真经》。重和元年(1118)八月,令天下学校设道教专科班,培养道教人才;令儒生增学道经。太学辟雍设庄、列博士,诸州设道学博士。允许道士参加科举考试,殿试另外出题,合格者称“登科之人”,任宫观正副知宫事。十一月,改定道阶、道职,以太虚大夫至金坛郎为道阶26等;以诸殿侍晨、校籍、撰经、授经11等为道职。皆给告身印纸,由道箓院磨勘,加官、差遣、用荫如命官。 宣和元年(1119)正月,徽宗以“道德一,风俗同”为理由,强制性地“改佛为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之号。僧称德士,寺为宫,院为观,即住持之人为知宫、观事”。僧尼均穿道服,留发缠布戴冠、执简。并令每路派监司一员总其事,至迟一季改易完毕。以后,徽宗又大建宫观,广度道士,编造道书。为百姓施符咒水,为大臣们颁经授箓,把宋王朝闹得“仙气”弥漫。徽宗的崇道促进了道教符箓派尤其是神霄派的迅猛发展,也造成了奸臣擅权,政治黑暗,财政崩溃,阶级矛盾尖锐等严重后果。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兵分两路侵宋,会宁鼙鼓动地来,惊破徽宗神霄梦。他岂能料到:史无前例的狂热崇道,换来的却是江山断送,“教主”北狩!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