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非人工智能,淘汰or被淘汰?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一,关于几个不是谎言的谎言

谎言一,“知识能改变命运”

正巧,早上刷到一个大V的头条,说的是为什么有些人在搜索引擎上简单打几个字就能知道真相,却没人花时间这样做,即便有chatGPT也无法拯救你,因为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这是你个人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贫穷是一项人格缺陷。

看看,相似的论调,一种俯视众生的姿态,似乎在表明,我优越,因为我优秀。

那么怎么改变仰望他人的劣势呢?

经久不衰一种说法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在这里我传授一种识破谎言的方法,就是给你认为有道理的说教,鸡汤进行量化。

比如多少斤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比如什么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改变程度如何?能让我买一辆劳斯莱斯吗?

改变命运需要多少种类的知识,一种?两种?n种?具体是哪些?

量化之后,你会发现,很多怎么劝你的说辞,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一颗吃不到的杨梅。

知识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应用型的知识,一种是理论性的知识。应用型的知识注重实用性,掌握了能够直接产生效益。而理论性知识,具有普适性,更多描述事物的本质,在运用中需要通过实践进行具体转化。

因此,两种知识它都是有其优劣势,比如你读了一个土木工程的专业,报考的时候,火爆了,打破头皮也难进。没想到毕业了,苦读四年,基建滑坡,房地产暴跌,毕业等于失业。

又比如你读了一个天文学专业,全国搞天文的机构几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而且,目前的天文学理论要想有大的突破,很多需要高级人才的团队合作,大量的经费,造价高昂的设施。要谈应用前景,渺茫的很!

对于这个普通人不是百度几下,就能搞得清楚的,再说什么时候搜索引擎有未卜先知的神奇功能?

结合很多流言,谣言能到处流行,从信者众,有时候确实不能怪普通群众为何没有雪亮的眼睛。

我不否认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能改变社会历史的命运。

但是为何知识不是改变命运的灵丹妙药?

谎言二,“勤劳能致富”

同上,勤劳付出多少吨的汗水我能挣十万块钱?

背朝黄土的勤劳和吹着空调的勤劳都一样能让我开上特斯拉吗?

……

过来人,70后,80后,包括90后吧,也许其中一部分人复盘人生,突然发现,致富也许躺平就行!

也同上,我始终认为致富的前提必须要勤劳,不然社会财富如何被创造出来?

谎言三,“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有一句烂大街的话,风来了猪都能飞上天。

每天都有微风,暖风,寒风但是猪从猪仔到餐桌,可惜就是没有见识过龙卷风。当你身处深山密林,崇山峻岭,你总是感觉树叶的万千摇动,顶多倒了几个树根。

每当风来,各种欢呼雀跃,却不见风过后一地鸡毛。

此处仅举三例,有兴趣的可以举一反三

二,普通人难以逾越的鸿沟是什么?

有句俗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还有一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我觉得过去的人真有智慧,用简单的话就把一些很深刻的东西讲明白了!普通人的鸿沟套用上面两个说法就是大多数人没有资源去改变某些命运里安排好的东西。

而所谓的鸡窝里飞出凤凰,那是和中彩票一样的概率。

社会在大踏步向前的时候,一部分的人的阶层和认知变得相对守旧而脱离社会。而当社会发展迟滞的时候,社会的各种条条框框又变成了各种障碍。

所以,过去的经验显示,平均的分配资源和过于集中使用的资源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甚至我们一度迷信技术的进步能缓解这个矛盾。然而抢先掌握技术的那一部分人并没有担当责任去普及。反而利用技术的优势继续强化已经取得的优势地位。

我在这里不去做道德上的谴责,因为我认为世界上没有超脱现实的圣人,也许几千年来确实出现过一两个。

三,技术仍然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

人工智能是一种划时代的技术进步,有些人幸灾乐祸,有些人暗自神伤,有讨论甚至贴出哪些人会被淘汰,当然,目前chatGPT有时候还有些弱Z,但是它展示的未来前景却让人触动很大。

我们过去看到的都是技术淘汰了落后,并顺便淘汰了一批落后的人群,不知道这些人后来怎样?因为大多数人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捷和财富的增长。

只能说,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有其局限性,从一开始手工艺人打砸机器就体现出来了。而信息技术的前期也是如此,终端的每一次迭代都抛下一些人群,包括目前无法使用手机的人群,这个人群也包含了我的年迈的父母。

为何会对人工智能寄予一点点期望或者奢望?

有一位哲人说过,当社会的财富喷涌而出的时候,人们也许就可以过上理想的生活。

海量的信息,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是喷涌而出的财富,当依靠人力无法对巨量的数据进行处理,或者信息逐步被几个寡头垄断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随波逐流的小帆板。

因此,人工智能的每一次迭代,不仅仅是算力的提升,更是篱笆的打破。它还有可能成为人们意识的一个载体,能够对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产生响应!

此时我们再讨论谁又被淘汰失业,谁又在这次创新中掉队了没有太多的意义。而是推动新技术更广阔的应用到所有领域,涵盖几乎方方面面的人工智能也需要人们抛弃一亩三分地的思想来获得进步的驱动力。

未来属于那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