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网
5月29日,首届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论坛暨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在麓山兰亭实验小学举办。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通讯员 雷蕾)人工智能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教学效果如何评价?今日,首届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论坛暨青少年人工智能竞赛在长沙市麓山兰亭实验小学举办,来自高校、教研机构、中小学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届创业代表齐聚一堂,从产、学、研、教、评等方面入手,共同探讨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实际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作为2021年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思享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是湖南省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之一。活动同步通过网络直播。
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复杂的新课题。“在人工智能教学中要区别不同年龄层次,切忌生搬硬套高层次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发展能力。”论坛上,《青少年机器人培训》地方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益强,就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教学效果怎么评?他表示,一是加强过程评分,二是进行能力等级评定,三是结合竞赛、研学等实践活动。
“人工智能教育展”吸引了中小学生互动体验。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摄
长沙市教科院理论教研员刘正华分享了心理学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应用;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李明威从人工智能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实践型课程三方面,分享了课程建设、团队建设的经验。其他嘉宾就“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探索”“民办编程机构在科技教育中承担的责任”等作专题报告。
与论坛同时进行的“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竞赛”吸引了全省700多名中小学生选手参加。竞赛主要展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以周游列国、投石攻城、无人机挑战、机器人现场竞技、疫情防控之扫码出行等项目为主,同时突出历史文化传承与科技教育的融合。
“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竞赛”吸引了全省700多名中小学生选手参加。通讯员供图
会场还设置了“人工智能教育展”,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教材、器材、课程体系,以及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和新产品,供参会人员和中小学生参观,并进行互动式体验。
“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竞赛”吸引了全省700多名中小学生选手参加。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湖南科技活动周组委会主办,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湖南国奥青创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发明与创新》杂志社、长沙市麓山兰亭实验小学执行。活动旨在解决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在课程设置、条件建设和师资培训等方面遇到的现实困难,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助力长沙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