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人工智能分工,如何转移就业,是人类开启新文明的关键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显然,chatgpt是个聪明绝顶的“坏小子”,刚一露面,就给上学的学生和老师、医生、律师等数亿人的学习和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至于全球上千位业界人士联名呼吁对gtp-4以上版本暂停6个月对外公开。那么,有没有更积极稳妥的办法,让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人工智能文明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人类需要与人工智能做分工?

许多人都在讨论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失业人群。

其实,人类的优势在创意方面,而人工智能的优势是可重复性的劳动,如果人和人工智能做个分工,把重复性的工种交给人工智能,而人类通过自己的思想、情感、生活等,对不同领域作探索,在于人工智能比拼的同时,不断扩大知识的边际,又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将创意化为实现。

 

我相信,70亿人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而“躺平”,人类会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重构人的思想、情感、生活,以及对下一代能力的个性化培养上。

如果人类与人工智能不做分工,只是靠“全面基本收入”兜底,其结果不只是产生“无用阶层”,可能人类将彻底输给人工智能。

二、通过丰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转移就业

显然,这次chatgpt刚一出场,就来争夺他人的工作岗位,这是因为人类没有做好与人工智能的分工,应该先布置好人运用人工智能的工作环境。关于应用环境,我在上一篇《人类正在迈进人工智能时代,头条、百度、阿里、腾讯会怎样转身》中,已经做了描述,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进入我的主页查看。这里重点说说通过丰富应用场景,将人与人工智能做分工,帮助人群寻找新的就业途径。

 

比如,家长担心以标准答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竞争不过人工智能,同学们也在疑惑,除了课堂学习以外,是不是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学习?如果把全国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全部搬进人工智能场景中,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位同学学了什么,考的怎么样?甚至根据人工智能分析该学生的偏好和特长,选择预读某大学一年的公开课,大学根据预读成绩录取。如果担心同学贪玩,还可以出一款桌面上只有一个人工智能入口的手机。

当然,老师、医生、律师等人群,都可以把个人的时间,工作经验等,通过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变成产品,逐步实现转移就业的目的。

 

再比如企业,从前端的网店一直到后端的办公,从原材料预订,岗位设置,到明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客户服务等,都可以通过人与人工智能的分工来完成。

三、用“扬长避短”思维,开发中国的人工智能

过去人们常说思想的高度,今后必须是站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了,否则,很难超越运用人工智能的人群。当然,目前对标chatgpt,我们需要补齐多个短板。

如果改变以用户思维而非开发者思维,通过丰富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把14亿人的创造热情调动起来,在未来五年里,我们不仅培育了庞大的创业市场,更是解决了庞大人群的就业转移问题。关键是经过五年实训的人工智能,也已经强大起来。

 

因此,当下不完全是训练人工智能的语言能力,而是重点开发人工智能编程能力,强化人工智能应用范围,通过人工智能把个人的能力、经验、创意变成产品,吸引更多的人运用人工智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我们必须看清趋势,未来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可量化的个性产品,个人的经验、个人的时间、个人的创意、个人的思维、个人的资产、甚至是生命感情,都可以被量化,可以随时随地交换和交易。

小结一下

三个月前,在我看到chatgpt的那一刻,我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来了。过去我做了很多专栏,现如今生产知识的门槛已经被人工智能拆除了,人们只需要提问,人工智能就会给出答案。不清楚,再问,不清楚,再问,直到弄明白为止。

 

平台也将发生转变,过去鼓励作者多创作,每天发许多内容的,未来如果是在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情况下,如果你每天创作很多,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所以,这三个月,我没做视频,只是写文章保持更新。那未来出什么样的内容与人工智能对接呢?我上面已经做了概述,而且我已经做好了准备。2020年的上半年,我每天都会更新,下半年开始降低了频次,开始转移创作领域,到现在也已经有三年时间了,按照1万小时定律来讲,这个新领域的产品也基本成熟,而它的素材是我过去近30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我人生的积累。但是,如果现在往平台上一放,那这个东西就不是我的了。所以必须要有规则,那我们下一篇就来探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规则。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