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干货:人工智能为什么现在还值得买?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只说干货:人工智能为什么现在还值得买?

大盘三连阴,不过第一根阴线是个假阴线,当天涨了0.04%,但无论如何,三连阴的结构已经成型,后面几天会不会继续跌呢?

我只说一句话,5月9号大盘见顶至今,最多是四连阴。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的大盘用八个字就能概括:似强非强,似弱非弱。

特别像我的一个中年男性朋友,你觉得他行,他趴那装死,你说他不行,他马上站起来说我还行。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没注意到一个数据,大盘5月22号正式进入震荡阶段,到现在将近两个月,累计下跌0.22%,只有0.22%啊兄弟们,等于说这两个月我们炒了个寂寞。

这足以说明现阶段没必要研究大盘的方向,因为大盘压根就没方向,经济复苏的背景决定了大盘跌不动,每天八九千亿的成交量决定了大盘涨不动,只能在这个位置震荡。

一定要记住,我们是来炒股票的,不是来炒大盘的,尤其在大盘震荡阶段,你天天跟那分析大盘,你能分析出个6啊。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大盘怎么走,而是我们应该怎么做。

两种思路:

如果你不想跟着大盘一起震荡,直接卖票空仓关账户,等大盘趋势明朗再回来。

如果你不想在场外躺平,想躺在场内,那就瞄准未来上涨确定性最强的赛道,买完卧倒,用时间换空间。

我们首推的还是今年的主线人工智能,尽管最近人工智能也跟着大盘震荡,但它的看涨逻辑是两市所有板块最强的。

选股方面,优先考虑砸到低位的算力龙头,忍住股价短期波动,放眼中长期成长空间,只要你有耐心,稳如老狗。

我昨天总结了看好人工智能的三大理由,今天针对产业逻辑这块儿详细聊聊。

正常情况下,一个新兴产业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首先是0这个阶段,没错儿,0,什么都没有,单纯只是讲故事,这个产业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有前途,资金借着故事先炒一波,热点就这么形成了。

但是绝大部分热点都只能短期突突几天,因为绝大部分故事都只是故事,比如前段时间的6G概念,由于短期内没有落地可能,所以来的快去的也快。

当然,总会有极少数故事能落地,标准是探索出朦胧的商业化模式和产品,此时要注意,这个产业很可能进入0-1阶段,对应的短期热点也有向市场主线演变的可能。

进入0-1阶段,单靠故事已经没有说服力,相关企业必须拿出实打实的东西,要么有利润,要么有收入,再不济也得有投入。

人工智能就处在这个阶段,有故事(各种预期),有产品(大模型),有利润(英伟达业绩爆发),有收入(昆仑万维已经有1500万大模型收入),有投入(不说了)。

看到这些东西,市场才会强化对这个产业的信心,即使某些阶段在股价层面会有分歧,但大逻辑不会跑偏。

再进一步,1-10阶段,这是企业营收和利润爆发最快的阶段,注意是最快,不是最多。

因为后边还有10-100阶段,空间肯定远远大于1-10阶段,但产业的1-10往往在短短几年内就能完成,反馈到年化增速上是惊人的,而10-100很可能要花费几十年时间来兑现,年化增速其实并不高。

1-10不仅意味着10倍增长,而且由于产业初期的入局者不多,没那么卷,所以利润率会很高,企业会相当滋润,股价层面,公募基金基于业绩逻辑开始排队进场,推动主升浪行情出现。

最后是10-100,看似空间巨大,实则增长缓慢,同时入局者数量激增,产业开启内卷模式。

这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企业的业绩特别好,但股价一直跌,实际上是市场对其未来预期不断下调的结果。

最近的例子是新能源,业绩和估值高度背离,体现的正是资金对新能源进入10-100阶段,增速逐渐放缓的预期。

说到底,虽然A股这一轮科技主线和上一轮新能源主线的背景以及运行方式完全不同,但背后的逻辑并无区别。

看懂这些,你还会觉得人工智能最近的波动是什么大问题吗?

【目前持仓】

右侧抄底(大模型)++均线回踩(算力)

以上内容均为作者(王伦,执业资格证号:A0780617070010)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请自负盈亏。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关注我的抖音号(投顾伦哥),每周我在抖音上有视频直播,欢迎大家准时收看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