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人工智能是学习什么?”这一问题的时候,枯燥的理工科问答,竟忽然发现人工智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不谋而合,妙境天成,不得不感叹人工智能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那也是有千年底蕴才应运而生,是有历史原因的。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其核心是模拟人脑思维的智能算法。所以,应用在哪个领域,当然是学习哪个领域的具体数据。甚至可以说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无不可用。

真谛: 人工智能AI,她的最基础表达方式仅有数字“1”和“0”,你可以把它想像为“阳”与“阴”,所谓天地太极分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或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可以说,是现在最时髦的“数字化”的真谛,即天地万物皆可被数字化,皆可细分阴阳或者说简简单单以“0”与“1”表示,——大道至简。

应用: 扯回来人工智能的学习应用,你把他用于天气予测,当然输入供AI学习的是天气相关参数与结果数据;你把人工智能用于语音辨识,当然输入男女老幼的语言音频内容;你把它用于自动驾驶,当然输入路况、驾驶程序、路上人及物体行为识别等等避障安全数据等……这些全部可以让机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学习; 只是,具体形式上这是数据化的学习,不是象人,用大脑与感官配合学习。
佛? ——这个过程也体验了一把佛家的因果论,必须是有因果的数据输入,才有让机器学习的意义; 所以必须有正确的参数与答案给人工智能,——不然供AI学习的是垃圾,它输出或给出的分析、判断、预测乃至决策都是不正确的,也就是垃圾。这就坏了因果。

当然,为了克服这一点,输入的是垃圾的乱七八糟的数据时,如果设定想了解的目的物与参数之因果关系,是可以让人工智能去执行聚类分析一类的算法,以探索发掘事件的真相,这个称之为大数掘的数据挖掘DATA Mining! 当然,这跟人去探索自然宇宙奥秘一样,有成功的可能,也避免不了失误——曾经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围绕地球转的,是不?这就可算是智能算法输出结果的置信度,或准确性,但人工智能也与人类似,是可以不断学习的,也就是对应输入数据越多,结果越准确,也象是越来越聪明了一样。

最后,通过以上,人工智能其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典型代表——佛道儒不谋而合,既体现了佛门的“因果论”,也展示了道家的“天道、阴阳”,还有,儒家有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所以,重提本文开头所逑,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兴旺发展,不是没有道理的,它同样印证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的内涵与大道,终将在今世以至未来绽放夺目的光彩!
顺便提一句,既往电脑及手机的核心——芯片,历史的原因落后于人,咱就不多说了,期望人工智能芯片能重整旗鼓,引领未来吧……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