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这个题目,本宅要先问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即使是人工智能,仅仅根据历史数据,就能构造未来吗?
换句话说,未来还不存在,也就根本没有未来数据。
现有的数据,全部都是历史数据。
人工智能仅凭历史数据,就能构造出未来?
如果能,那就意味着下周一的某种期货品种的涨跌,人工智能可以准确的预测到。
这样的话,所有投资人都不是傻子,肯定都要按照人工智能预测的结果去投资啊。
那下周一,大家都是赢家了?
可谁是输家?
在期货市场乃至其他二级市场,没有输家,还有所谓的赢家吗?
第二个问题:期货等资本交易市场都是以多空博弈的结果论输赢的,未来的多空博弈还未进行,人工智能就能准确的预测到结果?
国内的期货、期权市场都是多空博弈的交易市场。
多空博弈的结果就是三种:涨、跌、震荡。
关键是,这是需要博弈过程决斗出来。
而不是事先就知道结果,多空博弈也改变不了。
那期货市场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A股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是不是人工智能就可以取代人类交易员了呢?
当然不能!
A股市场只是表面上看只能做多,却仍然摆脱不了多空博弈机制。
实际上,对一些股票看涨,也就意味对另一些股票看空。
有些“股评大师”,甚至直接宣布一些股票将会涨,另一些将会跌。当然,准不准就不知道了。
也就是说,即使是A股市场,多空博弈仍然以另一种方式进行。至少资金是要用脚在不同股票之间投多空票的。
而且,A股市场也早晚会与国际接轨,增添做空机制的。
第三个问题:是不是不同人工智能系统对下周一某个期货品种的预测是完全一致的吗?
未来世界总不会只有一套人工智能系统吧。
估计会存在A智能系统、B智能系统、...............N智能系统。
这些不同的智能系统对某个期货品种下周一的涨跌预测会完全一致吗?
如果会,请参看本宅的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
其实本宅可以负责的说,大概率不会一致。
就算不考虑各个智能系统在信息、数据收集时的偏好和侧重点,他们每个系统的核心算法肯定不会完全一样,那么最终的预测结果大概率也不会完全一致。
那听谁的呢?
没什么,这也就是本宅预计人工智能系统的宿命,成为人类的决策辅助系统。
最终的决策还要由人类来确定。
有的小伙伴可能又会问了,你宅是不是反智能化,甚至反科学进步的啊?
天地良心啊!本宅也是受过良好的科学教育的,好吧。
人工智能可不可以取代人类,要看什么领域。
本宅认为,无人驾驶是一定会取代有人驾驶的。
为什么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类交易员,无人驾驶却能取代人类驾驶员呢?
这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
无人驾驶的方向、路线、起止点是事先确定的,无需车辆自己预判。
未来的智能交通体系,就是一个交通领域的物联网,每个车辆都是这个物联网的节点,这样就可以让车辆在智能交通体系下有序行驶。
其实,即使是未来智能交通体系的无人驾驶,也不能完全取代人类,也是在人类控制之下的,而且控制的更为牢固、更为合理、更为高效。
人类从人力车、马车、汽车、无人驾驶等一系列历史过程,看似人类不断被取代。
驾驶者从控制着直接拉车,到攥着马鞭坐到马车横梁上,再到汽车驾驶室的方向盘前,马上就要转移到智能交通系统的控制室中。
实际上被取代的之是体力劳动、简单重复劳动等,人类的控制权反倒越来越有力。
再把话题拉回到资本交易市场。
期货、期权、股票等资本交易市场的底层逻辑是多空博弈的场所。
涨、跌、震荡这三种结果都是多空博弈出来的。
就如同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相生相克思想,西方辩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理论。
这种事物的底层逻辑,只能不断的深入认识他,不要设想取代他。
人工智能交易系统最终的归宿是什么呢?
仍然是为多空博弈服务的决策铺筑交易系统。
人类交易者,无论在一百多年挂着各种写满粉笔字的小黑板的交易所;
还是在几十年前的巨大电子显示屏前;
又或是在现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前。
人类的贪婪和恐惧并未因此减少一分一毫。
如果仅从资本市场上看,贪婪和恐惧恰恰是上天赐予人类的高超能力。
与其说要控制贪婪和恐惧,不如说要运用好他们。
只要人类交易者能运用好贪婪和恐惧,其实就抓住了多空博弈的精髓。
人工智能交易系统无论多先进,也只能为人类交易者所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