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专题调研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毛溪浩向省领导一行介绍余杭全力打造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协同推进之江实验室,启动谋划南湖创新小镇、中国(杭州)国际名企名校名院联合研究院(暂名)、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杭州城西高铁新城双创基地等平台,以及浙大校友企业总部园、浙大超重力国家实验室、阿里巴巴“五新”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的基本情况。
车俊对余杭依托浓厚的创业氛围、坚实的产业基础,借助浙江大学、阿里巴巴等各类资源优势,高水平谋划、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表示肯定和赞赏。
车俊:
聚力打造全球一流人工智能新高地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在调研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全球创新发展的必争领域,人工智能产业是代表技术变革的大产业。我省要抓住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孕育勃兴的机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聚力打造全球一流的人工智能新高地,为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9月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赴杭州人工智能小镇,考察中国--乌克兰人工智能研究院。
车俊首先来到人工智能小镇展示中心,详细了解小镇建设及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发展等情况,并饶有兴趣地观看了物流分拣机器人、人体三维成像仪、智能魔镜等人工智能产品应用演示,就产品技术研发、推广应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小镇负责人介绍,小镇开园虽然不到两个月,但目前已集聚了16家国内外名校名院名企的高能级大平台,120个获评审推荐项目正在分批入驻。
车俊对人工智能小镇的快速发展表示肯定,希望小镇依托未来科技城浓厚的创业氛围、坚实的产业基础,借助浙江大学、阿里巴巴等各类资源优势,高水平谋划、高质量推进,实现产业、资本、人才优势紧密结合,探索创新链、产业链的“两链”连接,把人工智能产业这篇大文章做足做好,努力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张“新名片”。车俊还来到中乌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乌克兰专家交谈,了解中外合作及人工智能成果产业化等情况。他勉励中乌专家深化合作,培育孵化更多的下游企业,推动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车间。车俊来到北航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创新研究院,希望加快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9月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赴杭州人工智能小镇,考察北航虚拟现实研究院。
车俊指出,当今社会正在大步迈向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科技催生出令人目不睱接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有效推进了发展动能转换、城市治理方式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顺势而为、及早布局,积极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要着力在技术研发、产业化两个方面同步发力,加快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让人们享受到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的生活。
车俊强调,余杭区要充分发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大平台作用,加大力度引育名校名院名企,集聚更多的国内外高端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在此基础上,要以更大的格局、更大的担当,争当“四个强省”排头兵,为全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做出更大的贡献。
赵一德、陈金彪陪同调研。
人工智能小镇:
科创大走廊的“最强大脑”
未来科技城是余杭作为信息经济高地的标志性平台,面对国内科技产业平台“模式创新强、技术创新弱”的普遍性问题,余杭紧紧抓住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战略机遇,誓要将未来科技城打造真正成为引领全省发展的“创新极”和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这无疑需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人工智能小镇就是余杭在这一盘创新大棋中重要且先发的一子。
如今,人工智能小镇的建设、之江实验室的落地,为科创大走廊增添了“最强大脑”、“核心灵魂”,也给余杭未来带来无限畅想空间。通过一流的基础学科群、科学基础设施、研发团队的汇集,制约科技创新的一系列瓶颈问题有望突破,对本地乃至全市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都将发挥强大的支撑引领作用。更进一步说,形成了集聚效应的创新余杭,未来还将有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作为人才高地的定位也将更加高端,优势更凸显。
小镇才露尖尖角。这是人类拥抱未来的触角,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一角,人类不可思议的梦想,许多已经在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变成现实。“风口”已在,“航母”已驶,未来已来。撸起袖子干吧,未来与机遇,在小镇的“风口”等你。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