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机器视觉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工况监视、成品检验、精细化加工及质量控制等领域。所谓机器视觉系统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判断与智能控制。本项目中提到的机器视觉系统将传统的“人眼检测+人工控制”模式转变为高速、高精度及智能化的检测控制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大量人力解放、高效精准完成检测与机器控制。
依托于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支持,浙江一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业内首个分离式柔性视觉引导去毛刺系统,填补国内金属铸件自动化打磨的技术空白。

一木智能分离式柔性视觉引导去毛刺系统
【针对痛点】
“客户铸件来料不一致、铸件规格多、去毛刺精度要求高、机器人固定程序去毛刺无法满足要求”是生产流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本项目中,通过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算力与一木智能自动去毛刺人工智能模块的结合,利用3D机器视觉来提取每个零件的轮廓,引导机械手完成智能化毛刺处理,实现铸件精准去毛刺。
【解决方案】
“铸件去毛刺”是智能制造流程中一个基础步骤,实际场景中铸件规格需求根据不同的业务会有所差异,前期随着不同业务场景,需要通过3D视觉扫描成像,进行识别铸件轮廓;在精确目标检测和识别任务中,前端会采集包含大量三维坐标的信息来精准定位轮廓信息,经过模型处理分析后,可得到有用的特征信息完成毛刺定位、轨迹引导去毛刺等各类任务,以此推进生产进程。在这一生产环节中,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为一木智能提供了稳定充足的算力保障,训练出“铸件轮廓模型”用以保障相关生产行为。
本项目应用了超算中心AI图像识别模型训练能力,使用3D视觉技术+动态轨迹进行引导,定位精度达0.1mm;通过强大算力赋能,使得模型训练时间缩短50%。根据铸件轮廓和坐标数据,进行路径轨迹的深度计算学习,实时纠正去毛刺的误差和偏移,实现高精度与高效率的自动化处理。帮助客户快速实现减人、提产等目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打磨现场

打磨现场
【产业价值】
浙江一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3D视觉技术+动态轨迹”的机器视觉系统随着正式投用,将会在数字化工厂、产业大脑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整套系统立足于宁波本地制造业产业需求,可延伸赋能至更多机器视觉模型应用场景,推动宁波市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自身的成熟和发展,在现代制造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应用范围还将扩展到农业、金融、医药、航天、气象等多个行业。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