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年打造智能制造体系,联想将在下一个三年完善智能生态圈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在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之下,智能制造正在为全世界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11月18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9中国智造业年会”上,联想集团MBG(移动业务集团)中国区制造高级总监齐岳在演讲中表示,联想的智能制造转型已经走过了三年多的路,在过去的三年里,集团已经初步打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供应数据壁垒。

“目前我们正在不断推进我们的智能体系,包括质量体系和数字化采购计划及工厂的智能解决方案,这些也都初见成效,我们准备再用三年时间把整个智能生态圈进行转型和建立。”他表示。

立足三年打造智能制造体系,联想将在下一个三年完善智能生态圈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GDP达到90.03万亿元,制造业占比29.41%,仍然第一。齐岳指出,对比各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不难发现,各国都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核心战略,不断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同时向绿色化、服务化转型。

“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将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他指出。

做智能化制造,联想集团是认真的。据介绍,联想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33个生产制造基地,其中12家为自有制造基地,涵盖从精益制造到自动化生产的各环节。

联想的智造策略分为两大基础、三大支柱、四化目标等,两大基础即联想依托本身的制造实力,结合目前联想研究院智能制造团队、数据智能团队、云网融合团队等“最强大脑”形成了一套管理标准和智能技术方案。同时,不断优化组织、培养智能制造人才、加强文化环境建设,软硬技术的结合支撑着三大支柱,即从精益化方法到智能化工具的技术驱动;从“人机料法环”小制造到“研产供销服”大制造的双轮业务驱动;以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为核心的运营架构,最终实现四化目标:产品个性化、供应协同化、服务主动化、决策智能化。

这背后也需要企业和整个生态系统之间共同配合与努力,据介绍,为了实现四化目标,联想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重点培养了互联互通、柔性制造、虚实结合、闭环质量、智能决策五大核心能力,我们与合作伙伴基于这五大核心能力在智能制造领域不断实践探索。

基于互联互通,联想集团建立了全球供应链数字塔SCI,将供应链所有系统和日常运营活动全部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通过对平台的自主控制服务于客户,制造部门以及供应商生态系统,使供应链运作更加高效。

立足三年打造智能制造体系,联想将在下一个三年完善智能生态圈

尤其在5G推动之下,智能制造时间将更快更好地落实。联想在武汉的产业基地已经和集团云网融合事业部开展了5G无线化场景,这样可以缩短时间成本,同时还在不断探索5G技术在各个终端平台业务间的链接作用,从而实现大数据互联互通。

“我们的目标是将5G和智慧工厂方案结合,打造成一个可以输出的成熟解决方案。”齐岳表示。

据悉,当前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挑战,包括少量多样的订单需求,复杂多变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尤其是高度不确定性的劳动力资源的冲击。

“我们统计过因为人员问题造成的质量缺陷,大概占到了全部质量缺陷中的75%。”齐岳分析道。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联想集团旗下联宝工厂开展探索与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为基础的超级制造,可以在动态调度系统,智能拉动补给系统和智能网络制造系统的高效协同下,以柔性制造高质量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定制化需求。

虚实结合也即数字孪生技术,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把物理实体在现实中创建一个虚拟模型,从而模拟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通过决策迭代优化等一系列手段,为物理实体增加或者拓展其能力。

闭环质量则旨在打通端到端的监控、追溯、分析和质量管理能力。通过大数据深度挖掘互联网用户的评论反馈,直接计算出用户对质量的需求属性,服务于情感分析机器学习等最新技术,这样能够不断分析出个人电脑用户和手机用户行为和体验,实现闭环质量管理。

智能决策能力则可以使经验数据化,从而决策智能化,可以让供应链全域全域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

“通过与我们集团内部的各个研究团队的密切合作,我们开发了一系列基于IoT、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并且结合物料、交期、成本、产能等多维度优化的系统,可以极大提高效率。这构成了联想智能制造培养五大核心能力的具体实践。”齐岳总结道。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