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创新,与华为云的故事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校老师在授课、教导学生为人处事之余

还需投身前沿的科研任务

2018年,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的

刘丽珏、陈白帆、高琰3位老师

从本科教学课程改革入手

将华为云的合作与人工智能课程进行融合

开启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通过3年的深度合作

在2020年成功获得了

湖南省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在课改的路上,3位老师把人工智能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集,到华为云云实验的引入与设计,再到课程的实验与安排,最终总结出云实验教学的核心优势,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获得了学生认可。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跳着够”去突破

针对高校实验内容过于简单,缺乏综合性实验;实验设备老旧,无法负荷新技术要求;实验考核困难,很难定量分析等问题,中南大学利用华为云服务,与华为合作,建立云端实验室,为高算力资源需求的实验提供支持。

课程中引进了全面拥有知识产权的华为云AI训练平台ModelArts及鲲鹏云服务器,来支持前沿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团队设计超出“舒适区”的实践大作业,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结合教师科研,围绕“智慧医疗”主题,将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程,在华为云ModelArts和鲲鹏云服务的支持下,设计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大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从系统设计、算法选择、界面开发到系统发布的整个流程,涉及知识超出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论坛发帖等一系列手段,必须“跳着够”才能解决问题。

让学生听到象牙塔外的声音

中南大学于2018年底申请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华为公司达成协同育人协议,将ModelArts引入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为课程实验提供云端算力支持。随着华为沃土人才培养计划的战略投入,在教学初期,华为专家也深度参与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

华为云平台为学生提供分布式集群进行训练,提升实训作业的完成效率;ModelArts自动学习功能,方便老师和学生在实验及课堂演示实验效果;训练好的模型可以很容易地进行部署,提供预测推理功能,支持各类应用。

实验答辩环节,通过老师、华为企业工程师台下评审,学生通过分享学习实践过程,展示学习成果的翻转课堂模式,提升学生专业课的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演讲和表达能力。通过企业专家走入课堂与学生面对面,让学生听到象牙塔外产业的声音,促进学习兴趣。

中南大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创新,与华为云的故事

校企合作,学生互动华为专家

三年磨一剑,教改成效显著

实验安排更加灵活。专业课的授课以往2个学时一个实验,以及集中在实验室进行的方式都使得大规模综合性实验难以开展。云实验的出现,使得学生们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扩大了实验内容的选择范围。

课堂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课程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把控,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更加有依据,教学成效显著。最近一期开课期间线上资源访问峰值达 18,000 次,访问人数一直维持在 98%以上,课程平均完成度 95.2%。

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利用线上平台的优势,课程借助华为云平台,进行实验结果 PK,参考结果排名情况进行打分,并将华为云线上作业成绩纳入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更加主动。随着实验内容的综合性、实用性的提高,学生完成实验的热情也水涨船高,成绩稳步上升,并且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生的优秀作品与获得的奖项越来越多。

中南大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创新,与华为云的故事

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

中南大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创新,与华为云的故事

全国大学生智能设计大赛一等奖“小老乡(AI 方言机器人)”

基于本次与华为云的成功合作,刘丽珏老师的教学团队发表了《基于云服务的人工智能课程实验改革探索》教改论文。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静水潜流的话题。中南大学刘丽珏老师的团队和华为云三年磨一剑,双方收获最大的是在国家的产业人才。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华为云希望与更多的高校,更多的老师一起携手前行,谱写出更多的人才培养故事。

#华为# #人工智能# #中南大学#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