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骏景中学开展天河区“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示范课研修活动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2023年12月4日,天河区“基于能力提升的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示范课研修活动(第十五场)在广州市骏景中学举行。骏景中学信息技术学科陈少梅老师带来了一堂人工智能课例展示——《人工智能的应用》,生动地诠释了“人脸识别如何识别我们的情绪?”

研修活动结合现场观摩和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广州市电教馆资源服务部聂运平老师、林又村老师,天河区教育信息和装备服务中心副主任姚焜、部长邱森渭以及片区各中学人工智能教师代表现场参与,由骏景中学王艳宁老师主持。

   

陈少梅老师上课

   

七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是初中人工智能课程的起始课,陈少梅老师的这节课,围绕“创设情境、体验实践、应用探究、解决问题、反思技术、总结评价”等环节层层展开。首先,通过体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同学们分别尝试戴上口罩和“亮出笑脸”,测试人脸识别技术是否能识别出表情,初步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紧接着,引导同学们小组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用已有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解决;最后,面对“是不是所有领域都可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问题时,同学们感慨道:“把所有任务都交给人工智能是很可怕的。”就这样,陈老师逐步启发学生思考:一方面要敞开怀抱勇于接纳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让它更好地服务人类,感受其对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另一方面更树立信息社会责任感,不能过分依赖人工智能,不做出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情。

学生进行情绪识别

     

学生讨论问题

   

陈少梅老师说课

   

在课堂教学后的说课环节中,陈老师抓住“教什么“、“怎么学“和”如何评”三个方面,分享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堂上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并及时反思,明确了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随后,线上线下的教师共同参与了课例研讨的点评和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课例能以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应用例子为情景激趣导入,让学生更直观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领域,且正确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很值得提倡。与此同时,老师们也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人工智能课堂存在的困惑,研讨氛围热烈。

           

广州市电教馆资源服务部林又村老师进行点评:陈老师利用贴切学生生活的人工智能应用例子展开教学,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应用有了总体认识,教学效果好。他明确了推进人工智能教学工作的目标:一开足课,二开好课,希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活动做强做大,让天河区成为全广州市的引领,并鼓励老师应用新技术开展学习,实现跨学科教学,表示会继续推广优质资源共享,优质课例普及等工作。

广州市电教馆资源服务部林又村老师点评

 

最后,天河区信息与装备服务中心邱森渭部长进行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陈少梅老师的这节课例,分享了天河区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目前开展情况:正努力推广人工智能普及研讨活动覆盖全天河区,以此推进学校人工之智能课程的有效开展,并鼓励各校踊跃参加人工智能创编活动,参加优秀课例的评选,以赛促教。

天河区信息与装备服务中心邱森渭部长总结发言

     

活动合影

 

此次活动是天河区开展的基于能力提升的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示范课研修活动,旨在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教育素养,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广州市骏景中学高度重视基于能力提升的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已全面开齐开足人工智能课,现有人工智能教师3名,包括专职教师1名、兼职教师2名,学生每两周会有一节人工智能课。学校充分依托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认真推进人工智能教学普及工作,为天河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