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东莞市工信局举办人工智能大讲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全市百家重点企业参加了大讲堂,活动旨在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发展氛围。市工信局总经济师梁杨阳参加了活动。
梁杨阳表示:“这次会议有重要的意义,会议的内容上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洞察敏锐而深刻,为东莞今后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方向。其中,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内容,启发了我们继续探索学习人工智能新事物;大讲堂的实践应用案例,展示了各领域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场景,让我们对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转化应用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在活动上,主办方邀请了华为公司专家开展以《AI-抢占数字经济的“高铁枢纽”》为主题的演讲。华为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总裁尤鹏表示,智能化是接下来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数字经济方面的竞争本质上就是高科技的竞争、AI技术的竞争,大数据的计算产生人工智能,因此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尤鹏在说到,在华为公司的角度上,AI是国家战略,而AI行业的大企业建立、落户是十分关键的。国家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中企业十分关键,AI技术渗透各行各业,数字化技术的提升也会带动GDP的上升,同时尤鹏表示,华为希望在整个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发挥自身的力量,并且东莞可以引入更多的AI企业落户,发展人工智能,推动数字化经济发展。
“算法是基础,东莞需要更多地引进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增加人才储备。”尤鹏表示,东莞的人工智能规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再加大力度,提升算力和数据,企业要有企业的数据库,通过数据驱动生产,有必要的要求企业做好管理数据管理。
尤鹏举例子表示,在东莞AI的应用场景是十分丰富的,例如美宜佳的智能便利店监管系统、慕思科技流程的自动化等,东莞要利用自身优势去发展人工智能,将数字化、信息、工业连城一线,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尤鹏建议,东莞作为枢纽应赶上人工智能基础平台建设的末班车,依托自身先进制造、科研中心等优势吸引新生代人工智能人才落地和集聚产业,不然人才和产业都将被拥有完善基础设施和丰富科教资源的城市虹吸殆尽。
在会议的第二个环节上,华为EI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架构师李胤向企业家介绍到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分享以及华为云人工智能的实践分享。李胤介绍道,人工智能的三个主流方向是感知、认知、决策形成的一个有机闭环模式,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AI已经从感知理解世界到如今的生成创造世界,人工智能已经覆盖了着我们的所有生活,AI无处不在。同时在介绍到华为云人工智能实践上,展示了AI+政务、AI+交通、AI+港口等实践案例分享供给东莞数字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根据东莞市工信局发布的《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2022年)》, 目前,东莞市全面实施“智芯器端”战略,推动建设各类研究院所和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打造涵盖人工智能硬件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的全链条创新中心,在机器人等领域率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东莞市完备的制造业基础为机器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得天独厚的土壤,截至2022年,超400家机器人企业聚集于松山湖,初步形成以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智能装备企业为主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天安云谷、松湖智谷、沙田人工智能小镇、京东都市人工智能产业新城等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中。
【记者】叶永茵
【实习生】叶锦隆
【作者】 叶永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