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肇庆举行市人工智能产业招商推介会暨市人工智能协会成立大会,并宣布“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走廊”正式落成。
当前,创新、创造、创业已在肇庆蔚然成风。肇庆市委书记赖泽华曾表示,肇庆要打好“湾区牌”,构建“广深港澳研发+肇庆承接孵化转化”创新协作模式,主动承接大湾区先发城市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外溢转移。而人工智能产业将是肇庆瞄准的那片“蓝海”。
肇庆市人工智能产业招商推介会上,肇庆市副市长陈宣群介绍了肇庆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主体城市之一,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土地空间广阔,营商环境良好,肇庆正积极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希望更多、更好的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的人才、产业“落户”肇庆、融合发展。未来三年,肇庆将投入20亿财政资金扶持相关企业做大做强。
现场,深圳菱亚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斯美剑桥企业、华南师范大学附属端州幼儿园等近20家企业进行了人工智能项目签约。
据肇庆市人工智能协会会长莫秀全介绍,目前肇庆人工智能在教育培训、汽车制造、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深入。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像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东理工学院均已分别成立了智能制造学院。
肇庆市人工智能协会成立后,将与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展开深度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走廊的建设,努力构建新型的职业本科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服”产业学院。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走廊位于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长达1公里,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是粤港湾大湾区首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要素打造的科创走廊。
该走廊将实现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的动能转化,布置AI实验场景,打造肇庆人工智能先行先试的试验区。同时,将网联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融合,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融合,为国家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创造条件。
南方+记者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走廊还将实现5G全覆盖。“5G可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中国移动肇庆分公司总经理杨大凯认为,5G具有超高速率、海量链接与低延迟的技术优势,这正是人工智能产业所需要的,而该走廊也是肇庆5G项目的实训基地。
莫秀全预计,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走廊将吸引上百家人工智能知名企业、研发单位进驻。
【记者】施亮
【通讯员】杨明伟
【摄影】陈庆卫
【作者】 施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