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消毒、扫码租还——国内首个物联网智能床柜落地红房子医院

物联网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文 | 舍 文

“这是储物柜吗?”

“这是快递柜吗?”

“这里面怎么可能是床呢?陪护床怎么会这么小!”

……

上海一家大型三甲医院住院部,陪护病人的家属们好奇地打量着新安装在病区走廊的这组柜子:这台占地不到2平方米、名为“袋鼠陪护”的绿色柜子里,竟然“藏”了32张床!柜身上写着:“臭氧消毒、安全卫生;扫码租还、方便快捷”。

“今天晚上我要试试看!”“臭氧消毒倒是蛮好的!”“这个服务好,免得我们出去租了,还要楼上楼下搬来搬去。”家属们议论着……

自动消毒、扫码租还——国内首个物联网智能床柜落地红房子医院

“袋鼠陪护”智能陪护床柜

陪护床,

陪护家属的“刚需”也是“痛点”

有过在医院照顾病人经历的人,一定对医院里陪护时的感受记忆深刻:每到夜幕降临,照顾好病人休息后,自己睡不睡、在哪睡、怎么睡的问题就来了,而限于条件,“将就一下”、“对付一夜”成了患者家属陪护时的普遍状态……

袋鼠陪护项目创始人王海峰也是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才开始研究陪护床服务的。2017年,因为岳父生病住院,他从上海赶到武汉照顾岳父。晚上,躺在租借来的折叠躺椅上根本不敢动,因为一动躺椅就会嘎吱作响,影响病房里病人们休息;除了躺着不舒服、有声响外,最让他在意的是躺椅的卫生——这张护工师傅送过来的躺椅,不仅看起来老旧不堪,床面上还有几处污渍……在这个医疗服务升级、各大医院都在倡导改善患者就诊体验的时代,还存在着这种人工搬运、现金收取、产品老旧的服务,让王海峰对这家在当地很有名的三甲医院的服务颇有感慨。

自动消毒、扫码租还——国内首个物联网智能床柜落地红房子医院

陪护床规范化服务的缺失,不仅让家属犯难,也是医院病区管理的痛点

陪护床,

医院不得不说的“痛点”

陪护家属无奈,医院也犯难。为了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和正常的医疗秩序,大多数医院通常是不允许病房内堆放非医疗床具和杂物。但对于需要陪护的患者,医院也在尽全力满足家属的需求。尽管有些医院曾经也推出了陪护床服务,但存放空间、运营维护以及日常发放、回收工作让医院和病区服务人员难堪重负。

一位在上海三甲医院病房工作多年的清洁人员说,街边小店租借躺椅按日计费,家属租来后,白天也摊放在病房里,给病房的清洁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早上医生查房,有时候家属的躺椅堵到门口,医生都走不进去。”这位清洁人员说。而有些医院的保安也直言“难以杜绝”:“陪护的人晚上要睡觉,如果没有这个服务,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我们又不能强制性地不允许家属带躺椅。”

因为缺少标准化的陪护床,过去陪护难以管理的状态导致了医院病房拥堵、病区走廊脏乱、消防通道堆放等问题。

自动消毒、扫码租还——国内首个物联网智能床柜落地红房子医院

堆放在病区消防通道的各类老旧床具

攻克3大难点,

物联网新应用解决“痛点”

面对这样的“刚需”和“痛点”,有着多年医院项目运营经验和物联网创业背景的王海峰开始了自己的调研:在走访了全国各地多家三甲医院的住院部后他发现,用户最关心的是陪护床的卫生问题,医院最在意的是安全卫生和便于管理。

“医院的管理痛点和用户的使用痛点如何能集中在一个产品中解决,是这个项目关键点,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共享+新零售’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王海峰说,“‘共享’概念不难理解,‘新零售’的服务模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集中管理和新租赁”。

要便于管理,就要集中收放;要卫生,也必须集中消毒;要卫生,就必须有消毒方式。全新的智能陪护床服务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三大“难点”:使用折叠后最小的床,集中存放、集中消毒、集中管理——一条产品链就这样在王海峰的脑海里形成了。

为了寻找体积最小的床具,王海峰购买了国内外户外运动品牌和医疗急救设备厂商50多家近100款产品,进行了逐一对比,在确定了初步的产品方案后,无论从床具的骨架,还是床面的选材,几近苛刻的标准让公司承受了高昂的成本,目的就是为了做出一款安全、耐用、轻巧的陪护床。

解决了核心产品——床的问题后,团队的着眼点放在了集中管理上。“把床放进柜子里,只有放进密封的柜子里才能集中消毒。”为了寻找厂商,王海峰分别奔赴湖南、广东、浙江、河南等地考察了国内几家最大的零售机生产厂商,恰逢新零售业正如日中天,尽管工厂品类繁多,但没有一个现有产品符合要求,为了研发符合标准的智能柜,王海峰就住在工厂的车间里和结构工程师研究改进事宜。

床有了,柜子有了,剩下的就是消毒问题。为此,团队尝试了各种消毒方式,并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了多达上百次的检验检测,最终确定了可以达标的臭氧消毒的方案,并顺利拿到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证书。同时,公司也申请了近10项专利项目。

经过近1年的研发与测试,一套集消毒系统、检测系统、通讯系统和智能锁于一体的“智能陪护床柜”应运而生,“利用新一代的物联网技术,让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即可享受到便捷、卫生、安全的陪护设备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减轻了医院的管理负担,优化了医院的服务品质,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改善了医患关系。”王海峰说,“我们把品牌定为‘袋鼠陪护’,一方面是袋鼠的袋子像我们智能柜的一个个格子,安全卫生;另一方面袋鼠可爱的形象能传达陪护的温情。”

自动消毒、扫码租还——国内首个物联网智能床柜落地红房子医院

扫码借还,臭氧消毒

家属:卫生、方便;

医院:安全、规范

“袋鼠陪护”到底好不好用,还要试了才知道。今年5月,第一组“袋鼠陪护”智能陪护床柜系统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红房子医院)妇科病房六楼试点应用。“将试点放在妇产科医院,主要是考虑这一类医院的病患和家属比较年轻,容易接受新的服务方式。”王海峰说。

占地只有1.6平方米的智能柜可容纳32张陪护床,在试用的第一天,只租出去了6张,但两周之后,便迎来了“满租”,其他楼层的患者家属听说医院有这项服务后,也到这个楼层来租借。“这个服务很好啊,陪护床轻便又卫生,按小时收费,价格也很合理,我昨天晚上用了一晚上,花了9块钱。”一位刚刚用过陪护床的患者家属说。

到今年8月中旬,“袋鼠陪护”在上海红房子医院杨浦院区实现了全病区覆盖。同时,项目陆续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南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三甲医院相继落地,赢得了患者家属和医院的一致好评。据统计,病房中有夜间陪护需求的家属中,85%以上使用了“袋鼠陪护”的陪护床,因为收放和借还都很方便,病房环境也大为改善。数据显示:每天晚上8点至10点是借床高峰,清晨5点至6点半是还床高峰。也就是说,按时计费的方式,也促使家属及时归还陪护床,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病房的整洁度。

国内首创,

助力医院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目前这个项目和产品尚属国内首创,也是基于医院实际情况和需求而有针对性进行研发的,公司正在升级现有产品和服务,下一步将推出体感更好、更舒适的产品,以及一次性床布等可供用户多样化选择的服务。”王海峰介绍说,“对陪护床卫生有更高要求的用户,新产品会让大家用起来更加放心、更舒适!”同时,基于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下一步将赋予产品更智能的应用方案,同时升级后的产品将具备资产定位管理功能,更加便于医院时时监测用户的使用情况和位置信息。“助力医院住院服务智能化,是用新技术升级产品、升级服务,更是医院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实实在在的行动。”

自动消毒、扫码租还——国内首个物联网智能床柜落地红房子医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