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北京—意大利”科技经贸交流活动举办 促进跨国技术和人才交流合作

物联网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本报记者 郭冀川

3月21日,第十五届“北京—意大利”科技经贸交流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与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意大利科学城–IDIS基金会、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共同承办。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郭鲁钢,意大利科学城主席里卡多·维拉里,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研究与创新创业部部长瓦莱里娅·法肖内等出席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朱明,意大利南部实验动物预防研究所所长安东尼奥·利莫内,坎帕尼亚大区文化政策和旅游局局长罗萨娜·罗曼诺等20位“政产学研”界专家进行主旨发言。

郭鲁钢在欢迎辞中指出,目前,北京正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并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为抓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为国际交流合作带来新机遇。作为首都科技工作者的群团组织,北京市科协将进一步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不断整合北京地区优势“产学研”资源,搭建学术界、产业界、企业界沟通交流平台,继续巩固和拓展与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政府、意大利科学城等单位的务实合作,促进跨国技术和人才交流合作,进一步构建中意双方科技经贸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

瓦莱里娅·法肖内表示,第十五届“北京—意大利”科技经贸交流活动的召开,为中意两国恢复线下双边交流互动拉开了序幕。依靠数字化技术,即使无法面对面交流,中意双方依然可以相互分享科技成果。中意双方具备深厚的合作基础,在当今的全球发展中一定能深化合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高度创新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本届活动以“绿色”为主题,联动市科协学会、联盟、基金会等科技类社会组织,汇集中意双方政产学研界资源,聚焦“绿色设计、绿色农业、数字化转型”三个领域方向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创新思想、探讨创新技术、分享创新成果,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和前沿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本届活动的国际学术主题研讨会之一的数字化转型会议由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承办,会议聚焦“数字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这一主题,邀请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刘驰教授、坎帕尼亚大区文化政策和旅游局局长罗萨娜·罗曼诺、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监理咨询分公司科研副总经理王江涛、贝内文托音乐学院院长朱赛佩.伊拉里奥、领尖企业有限公司CEO苏汉明、贝宁卡萨苏奥尔奥尔索拉大学人文系修复学院院长帕斯夸尔.罗西等专家结合相关案例做了交流与研讨。

刘驰教授认为,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大数据技术催生了信息化3.0,信息化3.0驱动数字经济发展,面向文化和旅游行业如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分析领域成绩斐然。可视分析技术在文化保护、考古发现领域应用广阔。

北京市科协表示,将继续发挥推动首都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突出国际化、前沿化、交叉化、青年化,提升学术引领能力,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为中意两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等开展更加紧密务实的合作搭建平台,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编辑 张明富)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