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大家好,我是药师。

2023年3月15日,做着平常的工作,敲着平常的字,做着重复的表格,想着中午吃三明治还是黄焖鸡。突然间,微信响了起来,朋友告诉我他已经在用ChatGPT了,惊叹于它呈现出来的能力,这或许真的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这个单词很熟悉,过去几个月似乎听过很多次,各种媒体一顿吹嘘。

当时的我,脑袋里首先想的是:这玩意是不是跟元宇宙一样,又是一个资本包装出来的概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呗。反正朋友那里有教程,在他的帮助下我花了2个上午的时间,搞到了一个ChatGPT账号。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今天2023年4月23日,当时的我肯定意识不到,这个事情给一个多月以后的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它让我变懒了

这似乎形成了某种依赖,我习惯于碰到任何困难,首先跟ChatGPT进行一些对话。它就像是我身边的超级顾问,通晓古今中外,横跨法律、心理、管理、文学、媒体学、社会学、博弈学等几乎是全领域学科,它似乎无所不知。虽然绝大多数时候,他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在不断提示(Prompt)和交流过程中,总能帮我打开一些思路,迸发出灵感。我在不断的提出和修正方向,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提示(Prompt),它则在不断的进化。那么现在,我们该如何定义独立思考?跟AI对话,产生出的思想,到底是我的思想,还是它的思想,还是“我们”的思想?是我改变它,还是它改变了我?

它让我变快了

原本可能要花几个小时去思考和查阅资料来理解、思考、研究的问题,现在可能半个小时就能找到方向,并且在我脑内形成清晰的逻辑框架。原本需要花几个小时写的文章,现在他可能几分钟就能帮我写完。刚开始它写出的文章一般都宽泛,缺乏观点,不偏不倚的内容是没有灵魂的。但只要坚持提出诉求,给予提示(Prompt),纠正偏差,质量内容就会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像一个人写出来的内容。

它们让我发烫了

人类毕竟是一种社会动物,通过书本和资料来学习的方式,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反人类的。我不知道您是否进入过“心流”状态——周围的时间仿佛变慢了,从你进入到抽离这中间的时间仿佛不存在。你只知道这段时间你收获了很多,这种收获是非物质的,精神性的。

先是ChatGPT然后再是Stable Diffusion,一个是文案策划,一个是插画设计。与它们“相处”的这段时间,我无数次的进入了“心流”状态。很多时候它让我进入了一种兴奋、亢奋的状态,我不得不给自己降温,回归理性与现实。

为什么我说是“相处”呢?因为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我感觉,它们就像是我团队的一员,特别是当做出我所需要的内容出来时,那一瞬间我想到的全是以前我团队成员——欢欢、晓琪、博文、小龙、小虎、小彭等等。“提出任务、检查结果、修正偏差、得到结果”这种感觉我太熟悉,甚至热泪盈眶。这不就是团队创作过程中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吗?这一个多月,我仿佛又拥有了一支团队,勾起内心深处无限的回忆。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回到一个月之前的问题,AI人工智能到底只是一个概念吗?

相信你也看出来了——不是。这些玩意是真的有能力去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跟元宇宙、区块链、万物互联这些概念不同,这些概念化的东西要么太过于庞大和遥远,要么就是门槛太高与人民群众脱节。

ChatGPT的门槛低到什么程度?会聊天就行,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理解你在说什么,然后根据你说的给你它的语言建议,几乎没有任何门槛可言。弄个梯子,搞个账号,如果自己懒得搞,找人买也简单的很。

只要你想,就是触手可及的事情。这还只是尚未大规模商业化普及的阶段,试想以后微软把它植入到office、必应这些基础应用当中,并且全面开放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国内跟进也很快,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都只是时间问题。哪怕达不到ChatGPT4.0的水平,能跟3.5版本掰掰手腕也足够了。总之,语言模型类的AI离我们很近,近到预计不出2年人人都通过正常渠道接触到。而且门槛也很低,低到几乎没有学习成本,就能在个人认知范围内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有没有必要为这个全新的时代感到恐慌?

没有必要,至少现阶段还为时尚早。这一个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你无法用AI去操作你认知范围以外的事情。它们暂时还替代不了人类的主导性作用。我有十几年的设计、文案、策划功底,因此用ChatGPT写文章、作文、方案、合同,样样都得心应手,提升产能的效果太明显了。他的文章有任何措辞上的问题我都可以立刻予以纠正,发现亮点讲的不够深入时,随时可以提醒。因此我用ChatGPT能生成一些相对比较靠谱的文章——当然跟真正的全职工作者来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从头条上前面发的那些文章的数据情况就能看得出来。

ChatGPT也有它的优秀之处,那就是它足够快。《孟晚舟:预计7年内AI算力激增500倍,全行业迎来共同机遇!》这篇文章,我给它喂了一篇150字左右快讯,然后给它3~5个提示,10分钟之内成稿,全文1300字。先不谈质量如何,这个效率恐怕是人类难以企及的。

在我的提示和操作下,用ChatGPT写文章绝对是一把好手。但我就无法用它来写程序,因为我对编程语言的认知程度很低,没法给它纠错、提要求,自然也就没办法用它做出优秀的作品,甚至连跑起来都很困难。

其他AI人工智能,也大差不差。你得先理解它,认知它的作用,纠正偏差,做出正确的方向提示,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它能解决降本增效的问题,还不具备主观决策的能力,更不可能替代人类去承担责任,人类也不可能把重要的责任推卸到AI身上。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AI虽然让我变懒,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变得更快,变得发烫。变得更快意味着效率和价值的提高;变得发烫则是因为AI的介入,极大的降低了重复而低效的脑力工作,从而获得了更纯粹的工作乐趣和能力提升。

铁器文明淘汰石器文明——这与信仰无关,不以人类主观意志为转移。计算器淘汰了只会用算盘的账房先生,获益的是新时代的万千财务会计,把财务人员从计算工作当中解放出来,从而诞生出了更丰富的现代财务战略思想体系。机械淘汰了只会用锄头的农民,获益的是坐在机械上的农场主、企业主,从而诞生出了科学农业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当然更要感谢袁隆平爷爷带来的科技进步)。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努力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变得更加重要。以前是机械替代体力劳动,接下来几年时间内,就是AI替代重复性的廉价脑力劳动。能带来生产力提高的工具是会给社会结构带来变化的。就想过去几次工业革命一样,AI究竟是否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暂时还不好预知,需要历史和时间来验证。但我确信,这个趋势谁都无法阻止,也不必恐慌。迟早有一天,算力跟上了,技术普及了,你不想改变也得改变。非要说苦的话——就是面对这种级别的趋势,我们没得选择。

它无法真正取代人类。但我们最好尽快、尽早、尽力去拥抱它,学会它,使用它。在这一波浪潮当中成为浪尖的弄潮儿,实现自我价值的飞跃。

“这样的AI,你不爱吗?”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AI时代生存笔记,我与人工智能相处的30多天……

原创作者:丶药师(头条号:梦里无花落)

编撰工具:ChatGPT人工智能

Ps:笔者更新头条号一方面是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方面是测试ChatGPT对于文案工作者到底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和影响。如果你对人工智能有更多看法,欢迎私信交流!

原创不易,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吧!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