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实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路漫漫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8月15日正式施行,这也是我国首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性政策。

《办法》中指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明确了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总体要求。《办法》明确了训练数据处理活动和数据标注等要求,规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规定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发现违法内容应当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等。

走进大众视野 惊奇与乱象并生

与人“对话”、翻唱歌曲、AI绘画、AI写作……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断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而ChatGPT、文心一言、360智脑等产品的问世,更是加深了公众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了解和认知,随之也衍生出换脸诈骗、版权争议等诸多乱象。

例如,8月10日,公安部公布,针对“AI换脸”导致群众被欺诈的问题,公安机关发起专项会战,侦破相关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

新规实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路漫漫

此外,还有引发热议的“小红书偷用户作品炼自家AI模型”事件中,当事插画师雪鱼则发文暗指该平台旗下AI绘画产品Trik“剽窃”其个人作品。在相关内容的评论区,她无奈地表示,现在法律上还没有太好的手段来维权。

新规实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路漫漫

在评论区,画师御茶菓子XINYUE同样愤怒地声援道:“简单粗暴的风格模仿就是对创作者多年绘画探索、内化思考与经验累积的剽窃和亵渎。”事件发生后,雪鱼发布《停更声明》,称已联系律师处理相关事件。

新规实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路漫漫

发展或禁止?网友众说纷纭

自《办法》施行以来,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网友众说纷纭。

多数网友大喊支持,呼吁尽快落实相关条例,加强监管,期待《办法》的施行能够助力解决换脸诈骗、作画侵权等问题。

新规实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路漫漫 新规实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路漫漫

然而,部分网友对此表示担忧,认为AI作品是集网络上各类作品杂糅过滤、东拼西凑下的产物,AI版权急需规范,需要新的法律来规定判别。

新规实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路漫漫

也有网友并不看好其发展,认为存在隐患的人工智能如果没有防范措施则不应该推广使用。更甚至认为,现如今AI在绘画及视频板块的应用多属于侵权行为,应该封杀掉。

新规实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路漫漫 新规实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路漫漫 新规实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路漫漫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会涉及多种法律风险,如数据合规、算法歧视、知识产权、内容违规等。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丁学明律师指出,《办法》确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适用范围,明确了合规要求,以及内部规范和外部监管,提出人工智能服务的评估备案,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前景广阔但长路漫漫

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是狭义理解里,针对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上的技术发展,而是一种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对外经贸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许可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适用于多样化场景中,既有内容创作的生成,也包括游戏设计、科学研究、医疗诊断、金融分析等,甚至还有人将其应用在代码编写上,其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真正的发展机会就是企业级市场。产业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工业革命级的生产力工具,应当帮助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到智能化升级。从《办法》来看,国家对企业级场景的应用研发和落地大力支持,对科技企业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企业级场景的落地有积极意义。”

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利有弊,在监管规则制定的同时,未来可能有更多的行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推进人工智能伦理相关规定,从而形成法律、标准和伦理“三源共治”的局面。诚如许可所言,如何根据其技术特点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升级迭代,进一步细化规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1眼新闻综合自人民日报、澎湃新闻、九派财经、证券日报、网友评论等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